12月3日,羅江縣新盛鎮金龍村“鄰里鄉親互助會”成立不到一個星期,已收到捐款100余次,共計7.1萬余元,已有3戶困難家庭得到互助會捐助。5天前,德陽市相關部門順應群眾需求和呼聲,在金龍村成立全省首個“鄰里鄉親互助會”,建起困難家庭和愛心鄉親間的愛心輸送通道,成為貫徹落實省委“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的生動實踐。(12月5日 來源:四川日報) 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以來,全國上下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并以反“四風”活動為抓手專項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等問題,得到群眾的大力擁護。德陽開展萬民干部“走基層、建臺賬、惠民生”活動,建起“雙聯雙幫”工作制度,為群眾解決了許多疑難問題。由此看出,只有堅持走黨的群眾路線,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才能永葆黨的純潔性。 基層干部是黨和政府執政的第一線、最前沿,是服務群眾、替民解憂的首問責任崗,基層干部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了群眾工作的好與差。因此,干部走基層是為了群眾路線的深入開展奠好了“基石”。 開展走基層活動,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領導干部下基層“接地氣”的良好導向,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走訪基層聽民意,拉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利益當作第一考慮,把群眾滿意當作第一標準,積極到各自基層聯系點調研走訪,辦群眾所想之實事,樹立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貼近基層、轉變作風、提升效能、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清人鄭板橋在一幅畫竹中題道:“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找準群眾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現實困難,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一個一個加以解決。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本領,時刻把群眾的冷暖記在心上,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糾紛調解在基層、感情融洽在基層。 民生工程就是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現代版“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廣大黨員干部要做到從情感上“愛民”;從政策上“惠民”;從方式上“便民”;從考評上“問民”。所以,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好干部就是要做到“五體投地”的到實地體驗群眾生活、實地體會群眾甘苦、實地體察群眾憂樂、實地體諒群眾困難、實地體味群眾情感等。也只有經常深入基層、群眾,才能知群意、解群憂,才能真正的“接地氣”,做為群眾的貼心人。 作者:孫鵑 電話:15008166507 來源:三臺縣建中鄉 郵編:621110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