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訊: 5月12日上午,鎮江和平路街道婦聯、計生辦與一泉社區攜手請來兩名國家級心理咨詢師,開導轄區一戶“失獨”家庭,破解男主人對兒子意外死亡至今不能釋懷,長期與世隔絕、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結,協助其走出蝸居,更好地融入社會大家庭,安度晚年。據了解,一泉社區共有3戶“失獨”家庭。其余兩戶情況還好,而這戶人家尤為不幸。 幾年前夫妻倆雙雙下崗,靠在外打工謀生;一年前不到20歲的兒子因交通事故不治身亡,至今尚未破案;由于白發人送黑發人,男主人受此打擊一蹶不振,從此將自己整天關在家里,靠妻子一人在外打工生存,還時常向妻子發無名之火。日前他的姑媽、妹妹等親友向社區求助,要求社區盡可能幫幫他。一泉社區工作人員稱,得知這起交通事故后,社區已及時上門慰問、送去了慈善救助款,春節前又再次登門,給予了一定的物質幫助。 ![]() 但申報的“失獨”定補及“低保”,由于暫時還不符合政策,未獲批準。“我們多次登門,他都淚流滿面,甚至家里人跟他講話,他都一言不發。我們聯系了街道‘潤州心潤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請他們百忙之中抽時間登門做其思想工作,此想法得到了男主人親友的贊同,并積極配合。” 據心理咨詢師石晶、蔣佃能介紹,生與死是任何人都必須經歷的兩個生命階段。且生與死常常只隔一步之遙,一線之隔,生命之燈弱不禁風,黃泉路上無老少,是亙古難挽回的劫難。 一個人不管承認與否,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分鐘都會有人因為多種原因而去世。我們這樣想的時候,便會覺得活著的人每一分鐘也不容易,千萬不要因為親人的離去,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靈壓力。 心理咨詢師指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歷的四大關。用牽思掛懷,憂愁悲苦折磨自己是“死”關。正是基于死的不可豁免性,我們要有這樣的胸襟,無論少、無論老,無論男,無論女,都一樣珍視生命,正視生命,也都要坦然地面對死亡。經過兩位心理咨詢師一個多小時 的疏導,男主人長期陰沉的臉上終于有了陽光,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一泉社區書記趙秀銀稱,“失獨”家庭是不幸的,往往不堪社會輿論的刺激與壓力;他們需要理解與關愛,慰藉與扶助,鼓勵與照應,呵護與引導;而光靠社區干部做工作,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明明是好心好意,弄不好是往別人傷口上撒鹽的舉動。通過專業人士的疏導,將會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以健康的身心享受升平盛世的美好生活。(通訊員鞠永平,冷俊成)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