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年前的歲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改革。 各界人士普遍認為,本屆三中全會將勾勒未來10年中國改革藍圖,議題或將觸及行政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城鎮化發展、資源價格改革等內容。 記者盤點1978年以來發布的7次三中全會公報,發現農村農業、市場經濟、改革發展等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其中"發展"和"改革"提及最多,達到289次。 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已在不同公開場合表示,此次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 "農村"一詞提了125次 我國是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農業歷來都是定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如何在市場經濟下搞好"三農"問題成為中央領導人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也讓三農問題成為歷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出現最多的高頻詞。 記者統計發現,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公報中,"農村"被提及125次,"農業"被提及77次,"農民"被提及43次。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98年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和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都提及了農村的經濟問題,例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農村人民公社、十五屆三中全會的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濟體制,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改革的全面表述。 此外,與三農問題相關的"城鄉"、"農村改革"、"新農村"等詞也多次在公報中出現。 1998年10月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 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入",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會議最大的突破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提出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預測此屆三中全會或涉土地制度改革? 按照此前三中全會"一屆談農村,一屆談市場"的規律,不少專家預測此次將涉及農村改革,其中土地制度是不可回避的話題。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向社會公開的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 中,提到了土地制度改革內容。 該報告提出,將賦予農民集體土地處置權、抵押權和轉讓權;構建平等進入、公平交易的土地市場;允許農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平等進入非農用地市場,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都是中國土地制度最新的重大改革。 市場經濟成為歷屆熱點 記者發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部分三中全會都聚焦在經濟改革的議題上,而政治討論涉及較少。經濟議題上,農村和城市基本各占一半。而過去20年的歷史表明,三中全會往往是啟動重要經濟體制改革的踏板。 在1978年以來的歷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市場"被提及55次,"經濟體制"被提及38次,"市場經濟"被提及29次。 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正式確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方針,提出中央層面上最大的改革是建立計劃、財政和貨幣三位一體的宏觀調控體系,政府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2003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要點在于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要求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 ●預測市場經濟改革全面推進? 今年是改革開放35周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周年,完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0周年。按照規律,有評論猜測: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是市場經濟改革全面推進、繼續深化的重要時間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面臨的核心問題。 吳敬璉認為,下一步改革必須要劃清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把直接控制經濟的全能型政府改造為提供公共服務的服務型政府,并將政府行為置于民眾的監督之下。 “改革”是不變主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的歷史起點,這次會議提出“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建議”,自此,中國進入全面經濟建設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 1978年以來,歷屆黨的三中全會都承載著促進經濟發展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 1978年來的7次三中全會,“深化改革”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不變主題。這7次三中全會,有5次直接是與深化改革相關,2次則和農村改革與發展相關。 統計得出,在歷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改革”被提及116次,與改革緊密相關的“現代化”、“完善”、“開放”也被數十次提及。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幕前夕,中央高層奔赴全國多地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創新、農村經濟等問題進行密集調研。盡管領域不同,但改革確是中央高層在調研時都會提及的詞匯。 ●預測 改革力度空前 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已在不同公開場合表示,此次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每次三中全會都會有一些重大的施政綱領出來,這個施政綱領不是短期的,是要指導一段時期的工作的,作為戰略部署。 汪玉凱說,經濟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這些都連為一體,必須要聯動推動,僅僅靠單點推動是不可能的。這次改革的思路很清晰,行政體制是改革重點,轉變政府職能是重中之重。政府職能不轉變,很多改革改不動。 本版文/記者王選輝數據來源于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