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新北青網 訊:隨著兩會對消費金融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資本涌入消費金融市場,去年就有人預測,未來三年消費金融會有10萬億的增量,增長率達到94%,2017年市場規模將會突破1000億元,這足以說明,消費金融未來的市場空間是巨大的。 但消費金融在我國還屬于發展階段,整個行業的市場機制都不成熟,法律不健全,越來越多企業涌入,市場規模不斷翻倍,消費金融行業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目前競爭愈發激烈的境況下,要想持續健康規模地發展,對風險的控制能力、如何拓展更豐富的消費場景、以及融資能力無疑是消費金融行業亟需邁過的三個難關。 一、風控能力是消費金融最大的瓶頸 消費金融行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歸根結底,消費金融行業的競爭其實是企業風控能力的競爭,風控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第一競爭力。由于我國信用機制不完善,征信體系一直是央行把控,個人商業征信體系發展較晚,整個行業消費者數據積累不夠。據相關數據顯示,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僅收錄了3億多人的金融機構借貸數據,致使消費金融公司只能借助央行的征信系統對客戶的金融資質進行識別,對于顧客信息核實較為困難,客戶的信用記錄也很難被查到,更有很多民間消費金融公司根本沒有能力連接央行的征信系統。 而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具有無抵押、無擔保、手續簡單、審批快速等特點,貸款業務數量多、額度小、信貸風險成本高。風控做不好,壞賬率就高,會直接導致企業的生存危機。 未來政府需要對征信數據進行整合,扶持第三方征信機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強化征信體系,如現在就有騰訊征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私營征信機構,依據其背后集團的大數據打造的征信系統,有效地彌補了傳統征信系統的空白。已有大量消費金融公司正在與這些新興的互聯網征信機構進行連接。 二、沒有場景化的消費金融沒有未來 之所以BAT等電商巨頭積極進入消費金融領域,正是因為他們利用多年的積累已經獲得了豐富的場景消費需求,并且他們的消費金融產品還具有場景拓展的能力,目前BAT都已經將消費金融服務擴展到了購物場景以外。比如京東白條,現在不僅可以用于在京東貸款消費,還可以用于租房、旅游等等;百度有錢則接入了教育、旅游、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京東金融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許凌認為,“當一個購買行為跟場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這個消費閉環完成會非常快,所以現在我們做的任何一個京東金融消費金融的產品,我們都是在做一件事,即融入場景”。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消費場景是非常多元化的,除了日常購物消費,還會涉及到教育、醫療、買房買車、旅游、生活服務等等。只有先產生了消費需求,才會有相關的消費金融產品的服務。因此,很多公司都把消費金融的場景化作為發展重點,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進入到消費金融的細分領域,各自專注于不同的消費場景。掌握場景就掌握了消費金融的未來,場景是消費金融的核心。 三、融資難加大消費金融的風險 對于消費金融公司來說,本身就是為消費者提供貸款業務,其資金成本是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只有穩定的源源不斷的資金流,才能保證持續有競爭力的信貸資金。由此可見傳統銀行、電商巨頭等大機構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具有無可厚非的資金優勢。 我國的消費金融公司是不允許吸收公眾存款的,其資金來源渠道少,主要依靠自有資本。銀監會又限制了同業拆借,同業拆入資金不高于資本總額的百分之百。且依據國內金融市場的現狀,金融債券、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信貸資產轉讓等融資途徑操作起來成本較高。在自有資金有限,外來資金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需求時,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運用成本必然增加。 而大部分小P2P創業公司和信貸公司,資金成本不足,利潤率也明顯低于大的消費金融公司,這些小公司一旦收入下滑,就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 行業解決方案:自建征信系統、第三方合作 隨著消費金融行業競爭化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在整個消費金融的新一輪洗牌中脫穎而出,各大消費金融公司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來提高公司的風控能力。 分期樂近期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他們的賠付率只有0.65%,遠低于銀行的平均數據。其主要客戶群體是大學生,即征信系統基本是空白的。分期樂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喬遷介紹,當用戶登陸到分期樂注冊、選購商品時,分期樂的風控就已經開始了。他們會采集學生的IP地址、電話號碼,并根據收貨地址驗證學區的真實性。用戶下單后,分期樂會有校園代理去學生宿舍驗證身份信息,與此同時,分期樂的大數據風控也在后臺同時驗證這些信息并將結果反饋給在現場的校園代理,整個流程全部嚴格標準化操作。除此之外,分期樂還對接了多家第三方數據如芝麻信用等。 京東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倒逼他們重視風險控制,完善征信體系。去年,京東已經開始自建征信體系,由京東生態大數據、京東用戶信用等級體系和國際頂尖的數據分析團隊3個核心業務構建互聯網大征信體系。 此外,達飛金融覆蓋的群體也大多是沒有信用記錄的大學生和藍領。為了降低風險,達飛金融成立之初就與鵬元征信、同盾征信、騰訊征信等知名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另外,達飛金融“即有分期”業務申請流程審核嚴格,一是對線下合作門店,以及對銷售員的管理,當商戶或銷售人員風險值達到一定程度時,達飛內部會馬上啟動風險管控機制,對該門店和銷售人員進行嚴格監控,從最前端把控企業風險;二是對申請客戶信息的嚴格審核,達飛擁有完全自主開發的自動評分卡審核引擎,可以高效地過濾部分信用評分較低的客戶,再輔之專業的信審團隊進行復審,確保所有客戶申請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如此,將風險指數降到最低。 政府主導+市場調配,共促消費金融健康發展 一方面,政府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消費金融的支持,改善優化消費金融發展環境,完善各級監管制度及相關法律政策,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內部風險控制能力。要在全國開展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所以今年銀監會可能會進一步放開消費金融牌照的申請,預計將會有大量的公司拿到消費金融牌照,持證上崗。 同時,各消費金融企業自身也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規范可能出現的風險。比如尋求第三方支付的合作,能極大地方便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避免帶來業務上的風險。達飛金融在客戶增多,業務量暴增后,客戶還款需求越來越復雜,達飛金融即攜手京東支付,它支持國內眾多銀行代收代扣、支持手機移動端,滿足了達飛金融業務擴張的需求。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