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理財也逐漸成為人們追捧的一種讓自有資產實現增值的一種方式。前段時間說過中國的高凈值人群,也就是家庭凈資產超過600萬的人群,他們投資理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財富實現穩健增值和家庭財富傳承。 不過現在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實現凈資產超過600萬,有一群人,他們年齡在25-40之間,房產資產總值在500萬以上,基本上都是有房有車一族。
嘉豐瑞德小編了解到,這類人群有個統稱——“新中產”,他們理財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實現財富增值,區別于高凈值人群來說,新中產們財富增值更多的是為了減小未來生活的壓力,也就是通過理財來理生活。并且每年新中產家庭用于投資理財的資金平均在20萬元以上。 據網絡公布的《2017年新中產人群生活態度及網絡理財行為研究報告》顯示,這群新中產人群表面看起來已經實現了基本的財務自由,但是在這其中,越年輕的人壓力越大,他們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職場競爭、父母健康、個人情感和孩子教育。 而為了緩解這樣的焦慮,新中產們就希望以資產增值來做到。《報告》顯示,也近60%的人群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資產增值,通過理財實現資產增值成為新中產家庭緩解隱形焦慮的主要方式。不過新中產家庭面臨著時間、資金規模、理財渠道等問題,所以要實現資產穩健增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嘉豐瑞德小編發現,新中產們對于理財的困惑有38.6%是因為不想花時間去管理理財,32.2%的人進行投資理財的本金達不到規模,比如要想配置一些收益穩健可觀的理財產品如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信托等,對于新中產人群來說,每年20萬投資理財的錢是無法配置到的。還有31.4%的人群對各種理財的渠道了解得不夠多,也正因為如此,一些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會為投資者配置專業的理財師,提供專業的幫助。
新中產人群中,年輕人占多數,近年來互聯網理財也因方便、快捷的優點吸引了很多投資人的參與。據《報告》顯示,新中產人群中使用互聯網理財平均達到27.7個月,余額寶、網貸基金等平臺成為新中產人群常用理財工具。一些收入較低的人群,他們更傾向于選擇短期的理財產品,而新中產人群因為有一定的資產基礎和長遠的理財規劃,像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這樣一年及以上的長期理財產品成為首選。 總之,新中產家庭因為收入已經達到一個標準,并且家庭中也有一定的存款,所以選擇理財產品并不難。更多的還需要多了解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才能讓自己的資產實現穩健增值。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