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新聞采編網 訊:勇氣和惶恐,總在霸占人類文明天平的兩端。惶恐打敗了勇氣,是為淪陷;勇氣戰勝了惶恐,是為突圍。 余秋雨寫《蘇東坡突圍》,人們佩服于蘇東坡突圍的決絕與勇氣。而今天的移動互聯大時代,這樣的勇氣似乎更值得稱道。 “那有時候你會想說,你自己能不能再做一點不同的事情。尤其是到了晚上的時候,你會睡不著覺,會覺得陳向東,如果這輩子你不做一次沒有任何依靠的創業,你會不會后悔。”跟誰學CEO陳向東面對央視《經濟半小時》記者說。 ![]() 跟誰學CEO陳向東在央視《經濟半小時》 在很多業內人士和投資者眼中,“陳向東”這3個字本身就有一種凝聚力,這與他過去輝煌的履歷不無關系——在傳統培訓行業深耕數十年,帶過幾萬人的管理隊伍,創造過無數驕人業績……光環所產生的阻力和慣性可想而知。 然而,生命的精彩就在于不能預設。 2012年底,在哈佛大學的一堂領導力課程上,教授的一個提問讓陳向東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那個領導力的教授說,你問問你的內心,如果你到了某一個階段,你敢不敢于重新出發。當時我們班上有80多位來自于全球的那些重要的領導,都是各個企業的,中間有86%的人都舉手會說,他們可能會重新選擇,所以那天晚上我自己就睡不著覺,就繞著哈佛大學散步,就一個人閉關。” 那時的陳向東,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彼刻哈佛上空的月亮和此刻北京上空的月亮一樣圓。 2014年1月,陳向東離開傳統培訓行業,消息傳出,業界震驚,眾說紛紜。正在許多人在揣測陳向東今后的去向時,陳向東赴美度假,在地球那一端思考人生,仰望星空。 “老婆就發現我晚上失眠,睡不著,她說你干嗎,你是不是還放不下?”陳向東說,“本來想著說能給自己放一個長假,畢竟那么多年自己都沒有休息過,但是到后來才發現,可能這就是你的命,可能你就是一個忙碌的、奔跑的、往前走的一個命。” 既然選擇了奔跑,就只有在路上。 回國后,陳向東決定將自己思考了幾年的想法付諸實踐,就是把互聯網和教育結合起來,搭建一個全品類教育O2O平臺--跟誰學,“你會發現一對一的這種機構里邊,大概20%多是營銷成本,20%多是管理成本,20%多是場地成本,老師只能拿走22%、23%左右。未來誰能夠把中間的去掉,能夠讓信息直達,能夠讓人和服務之間直接相連的時候,把中間環節去掉,這個效率能夠提升,我覺得場景是成立的。” 點子引爆行動,行動創造奇跡,截至2015年7月31日,跟誰學入駐老師20萬人,入駐機構2萬家;全國45家運營中心,300多座城市開通了服務。跟誰學取得這樣不俗成績的背后,陳向東甘苦自知。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到明年這個時候,有100萬的老師入駐跟誰學的平臺,每個老師如果影響100個學生和家長,跟誰學將會影響到1個億的用戶。我覺得,太大的場景了!”陳向東如是說。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