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外面的世界喧囂不已,但新絲路都不為所動,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挖掘和推廣錫林郭勒草原羊。 沒有花里胡哨的商業模式,也沒有隨波逐流于互聯網經濟,定位為中國好羊肉標準踐行者,并在產品上不斷創新改革和精益求精上,打開一個又一個利基市場。 憑借草原上的600萬只羊,新絲路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搭起了產銷一體的電商+實體的平臺,并以此為窗口,成全錫林郭勒草原人“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千百年夢想。 600萬只錫林郭勒羊,快吃成了保護動物 每年7、8月份,背一袋現金去買羊,成了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的一道風景。在這里,養羊的牧民不認銀行卡,也不認支付寶,只收現金。 由于地處偏遠,大多數羊肉缺乏“從草原到餐桌”的直銷渠道,只能依托羊販子收購,不然無法滿足北上廣甚至全國各地的老饕,錫林郭勒羊肉更是成了老字號“東來順”的指定羊肉。 羊宰殺后4小時內,羊肉必須被細細分割,冷卻排酸。遲了味道便打折扣,稍有經驗的老食客一試便知。一頭羊大概只有30% 的肉可做火鍋涮食之用,最好吃的部位如上腦更是稀罕,通常不到5%。 關于錫林郭勒羊到底有多好吃,牧民有最高傲的態度,那就是——出了內蒙,絕不吃羊。 在北京、上海、天津這些大都市,你總能看到掛著“錫林郭勒羊肉”的炫目招牌,這就是為什么全國的羊肉都要爭著要叫“錫林郭勒羊肉”? ![]() 被稱為“天下第一羊”的烏珠穆沁羊 錫林郭勒羊分為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察哈爾羊和烏冉克羊,其中三個已經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烏珠穆沁羊更是“羊中貴族”,被稱為“天下第一羊”。 據《馬可波羅游記》和《元史》記載,從元朝初,錫林郭勒草原就是皇家御用草場,并且開始有目的地選育皇家專用的黑頭白體、身長肉多的烏珠穆沁羊,用于祭祀天地和祖先。 這些“有主的野羊”隨心所欲地游走,每天步行十幾公里,絕對刷爆朋友圈微信運動。從那時候,讓烏珠穆沁羊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慣——不能圈養,即使在內蒙古冬季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也只能扒雪吃草。挑剔的飲食,使得每20畝草場才能養育一只烏珠穆沁羊。 直到今天,烏珠穆沁羊仍享有皇家的榮耀——每年都有數萬只烏珠穆沁活羊從秦皇島裝船發往中東,成為中東貴族的美味和沙特王室的特供品,人民大會堂招待伊斯蘭國家外賓用的也是烏珠穆沁羊肉。 ![]() 掛盤不掉的錫林郭勒羊肉 2017年12月6日,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精神,農業部等九部委遴選出的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就有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羊不愁賣。因為天然散養方式,使得整個錫林郭勒盟出欄的羊,一年僅有600萬只左右。物以稀為貴,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假冒的“錫林郭勒羊肉”充斥市場,使得原本產品結構簡單的錫林郭勒,以及草原上牧民利潤大打折扣。 大健康風口下,好羊也能飛上天 除了放心的大快朵頤,填飽肚子之外,錫林郭勒羊還能開發出更大的附加值嗎? 位于東經115°、北緯43°交匯處的錫林郭勒草原,散落著芍藥、黃芩、防風等426種藥用植物,這些只是錫林郭勒羊俯首即食的尋常保健品。 作為“天下第一羊”,錫林郭勒的烏珠穆沁羊因為較好的醫理作用,羊肉常被蒙醫作為藥引。 拋棄傳統粗加工,新絲路開始深度解刨烏珠穆沁羊,打造“有身份的羊”的羊肉禮盒。通過屠宰對不同部位進行分割、削卷和切塊,看似平淡的無骨羊肉,精密切割毫厘之間,堪比藝術品。 ![]() “有身份的羊”的羊肉禮盒 一整頭羊切割下來,被分成8種有骨羊肉、7種無骨羊肉和13種禮包產品,“有身份的羊”開創了羊肉消費的新理念,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個性化需求。 為了保證產品的安全美觀,“有身份的羊”獨創四層包裝設計,用海德堡德國原裝進口印刷機打印的優質白卡紙,保證了包裝盒科學的結構在運輸途中不被摔壞。 “寧可賠光認倒霉,也不做垃圾產品。”海爾張瑞敏砸冰箱對馬云峰影響挺大:“我允許產品功能不足,但決不允許質量有問題的產品上市。” 過去30年,“商人精神”橫行,中國沒人談工匠精神。經濟發展像火山噴發,商業世界浮躁功利,企業的流量戰和價格戰此起彼伏,中國制造思維開始信奉“速度為王”。 在這樣的環境下,馬云峰這個市場銷售出身的人,卻甘心埋頭,為身后一片草原付出半身心血,只為推廣錫林郭勒優質的草原羊肉產品。 盡管過程艱難,但新絲路的產品主義和匠心精神,卻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每到節日,“有身份的羊”就開始在各大渠道大賣,往往造成供不應求,客戶甚至要排到第二年的8月。 特別是春節,親友和長輩的房間總是堆滿了各式各樣滋補品禮盒,那些華而不實的禮品成了一種甜蜜的負擔,反而不如羊肉這種大眾食材實實在在。 ![]() 健康的錫林郭勒羊肉產品,已經替代了很多保健品 到了冬季,人體處于“封藏”狀態,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此時食用新絲路“有身份的羊”的羊肉,更易于營養物質的吸收蘊蓄,從而增強體質,發揮更好的作用。近幾年更是成為了春節關愛父母,禮表孝心的“新寵”。 新絲路堅持用時間換品質。“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埋頭做,花大量心血采購原料、兢兢業業對待每一款產品。”新絲路創始人馬云峰說,“然而產品背后的很多故事不為人所知,消費者并不知道我們采購最好的羊肉原料,進行如此嚴苛的品質管控。因為這個原因,市場中心甚至成為了公司內‘被罵得最多的部門’”。 今天的消費者越來越聰明,這對認真做企業的人而言其實是件大好事。 透明,才是世上最好的溝通 如何才能讓消費者品嘗到真正的錫林郭勒羊以及延伸產品?從2013年開始,錫林郭勒盟著手開展羊肉全產業鏈追溯體系的建設。 作為羊肉全產業鏈追溯體系的試點企業,新絲路致力于打造“有身份的羊”,當年就有30萬只羊擁有了可追溯檔案,至今總數已超過了190萬只,實現羊源的真實安全性和牧民利益最大化。 在溯源體系中,羊羔一出生就要打耳標,如同“身份證”,從出生、飼養、屠宰、加工、物流和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信息數據的導入。 ![]() 新絲路羊肉全產業鏈追溯體系 要把錫林郭勒羊賣到全國,物流成了最大的問題。傳統冷鏈包裝一般采用泡沫箱,這種材料保溫效果有限,新絲路采取的包裝是一種航空材料,在長距離運輸中,航空包裝能將羊肉全程封閉,從而實現長時間內不引發任何質變,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錫林郭勒肉類食品零星往外配送的難題。 身處偏遠邊疆的四線城市,能誕生這樣一家現代化的平臺公司,實屬不易。在錫林郭勒盟新絲路電子商務產業園中,新絲路體驗中心成了另一個亮點。 體驗中心以錫林郭勒草原追溯羊——“有身份的羊”為核心內容,通過草原特色商品展示中心+透明餐廳,形成零售和餐飲相結合的模式。 餐飲店以錫林郭勒鮮切羊肉為主,冷凍肉品為輔,而調料、糧油、蔬菜則全部來自新絲路簽約農場。 同時體驗店內每一個區域設置視頻顯示終端,消費者可隨時點播到羊群、牧場、加工企業、物流和廚房的實時視頻畫面和同步聲音,360度實時全流程全透明。 體驗中心不僅是餐飲體驗,它還進行草原特色產品的展示,同時被作為集展示、分倉、配送為一體的多功能體驗中心。 從建成之初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0萬人被從全國各地乃至大洋彼岸邀請來到這里。這些人中有新絲路的消費者、有行業監管機構乃至產業鏈上方方面面的人。 ![]() 不同時期的錫林郭勒羊耳標 之所以透明,是因為新絲路深諳一個道理:在食品安全異常敏感的今天,哪怕你是可口可樂這種巨無霸企業,一旦你在質量上出問題,消費者一樣會拋棄你。 改革開始40年來,中國制造在市場充分競爭中轉型升級。近年以來,包括華為、格力等優秀制造業品牌已經開始贏得更大范圍的尊重。 但放眼食品行業,或者說羊胎素之類的保健品行業,因為多年來的過度營銷導致整個產業成為信任感缺失的重災區,要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只能靠時間和更大程度的開放透明。 這是誠信的代價。但誠信,遠比聰明更重要。在信息不對稱時代,聰明可以讓一家企業掙到錢,但要想長期在消費者心智中擁有位置,必須通過誠信去贏得答案。 在重塑誠信的道路上,新絲路已經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作者:胡二伙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