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未中斷過。盡管改革開放后,隨著洋酒、洋餐、洋時尚的不斷引入,對中國傳統酒文化造成不小沖擊,但不可否認,白酒依舊是中國人們飲酒生活的常規選擇。原因就在于人們喝的往往不僅是一種味道,更是在其中攝取一段美好的心情。所謂“無酒不成席”便體現了白酒與文化的邏輯。而如今,白酒歷久彌新,蘊含了更多的魅力。近日《超越》欄目組邀請到了海南華親國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靜做客本欄目,有幸請她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新時代下她對中國酒文化的理解。 ![]() 海南華親國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靜做客《超越》欄目 本期對話嘉賓:馬文靜,2012年負責籌建海南華親國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作,與父親在長達五年的時間里,數十次往返于茅臺鎮和多名資深釀酒師、調酒師經過深入探討和反復論證,勵志打造一款不比品牌只講品質的醬香型白酒。 據悉,華親國酒采用獨特的傳統工藝及古法釀制而成,未添加任何香料物質,窖存到成品出廠歷經數年,口感保持了百年前正宗茅臺酒的風味,具有醬香突出,優雅細膩、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之特點,屬于醬酒珍品。在節目中,馬文靜說:“華親國酒追求的是品質,而不是數量,品質是品牌的基礎,品質是企業的生命,各項指標優于國家標準是我們堅持不變的原則。”當主持人問及如何確保酒的品質時,馬文靜解釋到:“要出一瓶好酒就不可能做到大量生產,因為沒有那么多優質的酒水,所以我們是限量生產,才能確保酒的質量,永遠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對此,我們是從源頭抓起,華親國酒所用的基酒全部是優級酒,經過多次國家級權威質監部門檢測各項指標優于國家標準,這一點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白酒的儀式感集中于中國的餐飲文化。白酒的“香”,從酒中來,到心中去。這種“香”,除了與酒的“開瓶十里香”有關外,更多是消費者陶醉的理由和美好心情的渲染。那么在這種大氛圍中,消費者應該如何健康飲酒?熱情的馬文靜在現場也分享了一些喝酒的小技巧:“喝酒要喝醬香型的酒,這種酒是純糧釀造的,對人的身體不會造成傷害,但是也要適量飲酒。在酒局上應酬的時候,前三杯要喝一杯酒再喝同等量的水,這樣會感覺很舒適。” 談到創業的故事,一向熱情的馬文靜慢慢流露出創業者的篤定,89年出生的她,有一種把中國品牌推向世界的使命感:“在創業過程中,我有幸接觸到了一些成功企業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很多前輩們以往創業的不易,很多東西都還要向他們請教,學習他們身上的那種韌勁兒,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這是我必須去學習的。雖然一路走來很不容易,但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做事,一定會有大發展,在這新時代的到來對于我們年輕人,享受到了更大的資源,更多的機會,因此我們更要共創品質新時代,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責任編輯:海諾) |